【推荐】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模板汇总六篇

语言咖 人气:1.87W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推荐】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模板汇总六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排队游戏

活动目标:

1、喜欢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

2、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项链一串,有规律的事物,幼儿在拉排序方面有生活经验和开放性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受规律的存在,发现生活中的规律,教师出示穿好的一串项链,进行提问:

1、这串项链漂亮吗?为什么?

2、在项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

3、他是按照什么规律串起来的?如果你来穿你会怎样穿?

二、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是幼儿感受到规律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1、除了我们的下面互联有规律外,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有规律的?

2、他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的?

三、幼儿尝试利用多种材料排序,体验创造与表现的乐趣。

1、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这么多东西都是按照一定规律排队的,那今天我们也来玩排队的游戏好吗?(幼儿在教师中任选喜欢的材料为他们排队,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

2、在做之前提问:你为什么这样排?你是按什么规律来排的?

3、提示幼儿:如果你的排队方法很多,怕记不住,可以自己去一张纸把自己的排队规律记下来。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五、幼儿间相互交流,教师和幼儿有目的的一起参观有重点进行排序的讲解与评价。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游戏中数字3的数量,对数学活动产生兴趣。

2、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3、了解简单的作客礼仪,乐意与朋友友善交往。

(二)活动准备:

挂图、小鸡母鸡头饰、胡萝卜毛毛虫材料若干、箩筐

(三)活动指导:

1、情景导入

(1)认识新家

情景:鸡妈妈和鸡宝宝搬家了

母鸡:宝宝们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们的新家好不好?(出示图)

母鸡:这里有几座房子呀?三座 123

母鸡:我们住在哪里?你怎么知道的?我们的旁边住着谁?

小结:原来蓝色的房子是我们的新家。我们的旁边住小猫和小兔子。小猫住在红色的房子里,小兔住在黄色的房子里。

2、拜访新邻居

“做客”,掌握数量3。

(1)幼儿讨论作客的礼仪。

母鸡:鸡宝宝们,妈妈带你们去拜访我们新朋友吧。那我们一定得做个有礼貌的'小客人,怎样才能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交流)那咱们出发吧!

(2)拜访小兔子、

母鸡:小兔子正好再着急呢,请我们帮忙拔萝卜,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一个宝宝拔三颗,谁愿意来帮助小兔子呢?

请个别幼儿操作

(3)去小猫家作客。操作“吃小虫”。 小猫非常欢迎我们来玩,还捉了好多的毛毛虫送给我们。开心吗?可是小猫捉的虫子只能够每个宝宝拿三条,宝宝会不会自己数呀?他都准备在桌子上了,请鸡宝宝找一个位子,拿只小碗在盆子拿三只毛毛虫吧。

3、结束

今天和新朋友认识开心吗?谢谢小猫的礼物,不早了,我们应该会自己的新家了,跟小猫再见,带着小猫的礼物回家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巩固区分大小,学习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物体。

2、培养幼儿逻辑和推理的思维能力,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排队标记图人手一张。

2、三个大小不同、颜色相同的皮球。

3、准备大小不同的玩具。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小皮球拍拍队”,学习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三个物体排队。

1、哭声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谁在哭呢?哦,原来是三个小皮球在伤心的哭呢!(从地上捡起3个大小不同的皮球。(请一名能力强的幼儿配合说道:“有几个小朋友和我们做完游戏,没有把我们送回家,请把我们送回家吧!)

教师:小皮球的家在哪里呢?(玩具柜上。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玩具柜,玩具柜的左边有红旗)

4、引导幼儿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皮球。

教师:我们来帮小皮球找家,最大的皮球站在最前面。那个皮球最大呢?(请幼儿指出来,老师拿起最大的球和其他球进行比较,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教师:那个皮球是最小的呢?(请幼儿指出来,老师拿起最小的球和其他球进行比较,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教师:那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的球是那一个呢?(请幼儿指出来,老师拿起个头中等的球和其他球进行比较,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5、学习排序的规律。

教师:最大的站在最前面,那最小的球呢?

教师:对了,最小的应该站在最后面。那这个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的球又应该站在哪里呢?

教师:对了,它应该站在中间。

教师:皮球已经摆好了,大皮球,小皮球,最小的皮球。(教师边指边描述皮球的`排列顺序,之后请幼儿集体复述。然后再请个别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可以说大的,小的,最小的。)

二、幼儿操作练习。

教师:还有许多的玩具宝宝也想比比谁大谁小呢?我们来帮助他们好吗?

教师:你们现在手里都有三个玩具,大小都不一样,请你们在排队标记图上按照大小给他们排好队吧!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收拾学具,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1和许多,了解他们的关系.

2、学习滚接大皮球.

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2、两个幼儿一个大皮球.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小猫学本领”,学习认识1和许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 出示一个猫妈妈的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一位猫妈妈.

(2) 桌子上面放着许多个小花猫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许多小花猫.

(3) 请每个幼儿拿一个小花猫头饰戴在头上,启发幼儿说出许多个成了一个,一个的.

(4) 妈妈带小猫集合去玩球,启发幼儿说出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个.

2、小猫学滚接球的本领,双手将球向前滚.

(1)1只小猫学本领.(2)许多只小猫学本领.(3)两只小猫相对滚接大皮球.

活动延伸

在计算角内提供许多1与许多的实物或图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继续学习小猫捉鱼。

小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相邻数填空卡片,人手一份图纸和1――10的数字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一些小朋友他们今天很开心,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他们是数字小朋友,因为他们今天般了新家,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看啊?”

2、出示图片

(1) 教师:“这个房子漂不漂亮啊,小朋友们想不想住这样的房子?”

(2) “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座房子,看看数字们是怎么住的。”

(3)用向小朋友们介绍数字新邻居的方式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

教师:“数字们见小朋友们来了都非常的高兴,所以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的新邻居。”

(4)逐个向小朋友介绍数字们的“邻居”,使幼儿直观的了解“相邻”这个概念

(5)介绍完后提问幼儿,使幼儿初步掌握各数的相邻数

3、发给幼儿表格,让幼儿用根据数字画几何图形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1)教师:“现在有四个数字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一个忙,想请我们小朋友为他们画上和他们数量一样多的三角形、圆形或其他你喜欢的图形。现在我把这几个数字请到了我们小朋友的.桌子上,请小朋友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来帮帮他们吧。”

(2)画完后教室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的挂图亲自进行演示。演示完后请小朋友一起来数一数,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4、出示相邻数填空卡,进行一场小竞赛。

“现在数字们想让我们小朋友们来一场小比赛,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说出他们的邻居,而且说出他比他们的邻居是多一还是少一。”

好玩的轮子

活动目标:

1、创设玩具城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和同伴共同学习的愉快情绪。

2、通过看看、说说、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内数量,发展思维能力。

3、能有序的进行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玩具车幼儿人手一辆、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师示范教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去玩具城的兴趣

1、我们小朋友喜不喜欢玩玩具?你喜欢玩什么玩具?(幼儿自由讲述)

2、随律动《开火车》进入活动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幼儿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轮子能滚动的特性,初步学习点数4以内的数量

小结:原来轮子都会滚动,而且都不一样。

2、幼儿互相交换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数量的轮子,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3、送玩具回家,幼儿按点送物

三、帮玩具宝宝数轮子

1、玩具宝宝要去参加装轮子大赛,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该装几个轮子,怎么办呢?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思考

这是什么车?它应该装几个轮子?(根据幼儿讲述示范粘贴一种,其他的请幼儿思考并轻轻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相互进行验证,适当启发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

4、集体验证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帮什么车装了几个轮子?是不是每一个玩具宝宝都会数自己的轮子了?

四、我们也来变一变

1、我们小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宝宝一起去参加比赛?

2、请你们动一动小脑筋,变一变,你想变成什么车去?

3、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五、延伸

1、在数学区投放相应材料供幼儿巩固

2、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的变成轮子数量不同的玩具车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当我看到《收集东 收集西》

这篇有趣又富有幻想的散文诗时,就迫不及待地把它讲给班上的孩子们听。诗歌从自己的收集延伸到他人的收集,进尔延伸到自然界,以妈妈的收集为结尾,既渗透着母爱,又拉近了文学作品与幼儿生活体验之间的距离,为幼儿的理解,模仿及创造提供了空间。

正值秋季,户外活动的孩子们经常捡拾院子里掉落的小叶子,小花瓣,花种子,树根,甚至小石子,像找到宝贝似的攥在手里。这些在成人看来毫不起眼的东西却分外吸引孩子,他们还套用了散文诗里的句子————这是他们的收集。我想既然孩子们那么喜欢拾捡自然物,何不满足他们,让他们把自己捡拾的自然物收集起来呢?在捡拾和游戏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点数及类概念还不太清楚,因此,幼儿的收集正是积累分类经验的好机会,还能发现他们的点数能力。

活动目标

1. 利用文学作品激发幼儿收集的兴趣。

2. 利用幼儿收集的自然物,发展幼儿点数及分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欣赏散文诗《收集东 收集西》。

2.秋天的自然物,信封,大白纸,小筐等。

活动过程

1. 激发幼儿捡拾多种自然物的兴趣。

老师:小朋友每天都能在院子里收集许多大自然送给我们的宝贝,尹老师发给每个人一个小信封中,看谁收集的宝贝多,而且它们的样子还不一样。幼儿自选信封。

2. 到户外指导幼儿捡拾多种自然物。

老师:你都收集到什么了?哪种最多?还能收集到什么其他东西么?

老师:你捡到的树叶真多呀,还能收集到什么其他的宝贝吗?

老师:你都有什么宝贝?是从哪捡到的?

3. 回教室指导幼儿把收集的宝贝进行分类。

老师:你们收集的东西真是太丰富了,尹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大大的白纸,把你们收集的宝贝都倒在大白纸上,看看你收集的宝贝有没有长得一样的,我们把它放在一起。

老师:你收集到什么了?

幼儿:我收集到了好多种树叶。

老师:它们都是树叶,都有什么样子的`树叶呢?

幼儿:有杨树叶,小扇子叶,像小手的叶子,好多种呢。

老师:这是什么叶子呢?

幼儿:杨树叶。

老师:你能挑出和这片叶子一样的树叶放在一起吗?

幼儿:我捡到的东西名字都不一样。

老师:都有什么?

幼儿:小花瓣,小草,还有树叶,还有……都数不出来了,我先把一样的放在一块儿再数就行了。

老师:对,那我们把一样的放在一起,然后再数数。

幼儿:我找到了5样宝贝呢。

幼儿:老师,我自己分了11种。

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一起分分好吗?

幼儿:花种子放在一起,小树枝放在一起…….原来我捡到了4类东西呀,我捡到了11片核桃叶,还以为是11种东西呢。

幼儿:我收集到8种东西。树枝是一种,但是有杨树枝和泡桐树枝,树叶是一种,也有很多种树叶。

老师:一种东西也可以分很多类,对么?

幼儿:因为它们都不是一种树上的树枝和树叶……..

4. 利用集体分类帮助幼儿更加明确类的概念。

老师把幼儿收集的每类中取出一个,放在不同的大筐中。小朋友们带着自己分好类的宝贝去给它们找家。

老师:请小朋友把自己分好类的收集分别放在属于它的家中,看看我们全班小朋友共收集到几类宝贝。

5.我们今天收集了许多宝贝,小朋友们平时在回家的路上,小公园中发现了什么新鲜的东西还可以收集起来,和大家一起用这些宝贝玩游戏。

延伸活动

1. 鼓励幼儿开动脑筋想出各种游戏的玩法,如,比比谁的树叶项链长,树叶拼摆画,树枝长短的排列,装饰画等。

2. 家园配合激发孩子收集自己喜欢的东西的兴趣,如各种各样的书等。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分类,并能说明分类标准。

2.发展初步的概括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各种结构玩具一,如雪花片、大小串连……

2.分类盒、标记卡。

四、设计思路对幼儿来说分类运算的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求同,即把有共同属性的物体挑出来,如在一堆积木中桃出所有红色积木。

第二个层次是分类一,分类是将一组物体分成各有共同属性的几组,如将一堆积木按颜色分为红、黄、绿三组。

求同是分类的基础,因为求同时标准是现成的,而分类时要幼儿自己产生标准。两种活动对幼儿概括能力的要求不同,所以设计时应先让幼儿进行求同活动,提高他们掌握标准的能力,为产生标准作准备。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是中班幼儿进行分类活动的难点、幼儿还没有达到能用语言描述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水平,或者是他们还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分类时头脑中显现的标准,因此设计时可以先让幼儿分类后选择标记卡来表示分类标准,然后逐步过渡到用语言描述。

五、活动流程操作探索—求同,分类—分组讨论—说出标准,转换标准—巩固操作

1.通过操作探索让幼儿积累有关物体共同特征的感性经验。说明操作探索阶段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求同、分类材料,每一层次要提供多种材料,便于幼儿通过反复操作达到对各种材料共同特征的抽象。例如:分类的材料,其“不同层次”,可体现在有实物分类,有图形分类,也有数量分类。也可以有按物体的一种特征分类(大小),有按物件的两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还有按物体的三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形状)。

2.通过分组讨论提高幼儿抽象分类标准的能力。说明分组讨论可按两种水平设计,能力中下的幼儿着重说出标准的讨论。能力中上者重点故在转换标准的讨论。

3.巩固操作时要提供新材料,提高幼儿操作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