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人行有感(精选11篇)

语言咖 人气:1.91W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三人行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三人行有感(精选11篇)

读三人行有感 篇1

他永远不会抛弃,自己钟爱的革命事业;他永远不会放弃,自己的同志。即使他们都掉了队;即使是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即使是在步履艰难的情况下;即使每个人都受了伤,他也会自己来背他们。一步一个脚印,他比谁走得都踏实,走得都坚定,走得都沉重,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指导员,他却是一位不平凡的指导员。

在那泥泞的路上,那脚印,一个比一个沉重,每一个都记录着王吉文的艰难。他又快撑不住了,“头开始发晕,腿也软绵绵的,脖子因为用力往前探着,扯着脖筋暴跳作痛,真担心在一用力就会咯嘣挣断的。特别是胸口的伤口,随着他急促的呼吸,里面那条纱布捻子像一把小挫在来回拉动,痛得连路也像突然变得崎岖了。”而他也不放弃,因为通讯员小周那双溃烂的脚要紧,自己……没关系,不能休息。在这条路上已经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了,一次次的疼痛没有使他休息,反而让他加快了前进的脚步,一定要走出去,一定要走出去!我仿佛看到了,他那苍白的脸上满是坚定的神情。

而他哪里会想到,现在的自己已经这么虚弱了,竟让两个受伤的同志奋力“拖”着自己前行。

“天无边无际,好像为了衬托令人目眩的蓝色,几朵毛绒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在那白云下面,一行大雁正排成‘人’字形的队伍,轻轻地向南飞去。它们靠得那么近,排得那么齐。”没有一只大雁想让自己,或自己的“家人”掉队,它们相依相偎,“不抛弃,不放弃!”努力地向南飞去。

互靠的大雁下面,两个受伤的人,“拖”着另一个人,向前去,血水的印记,随着他们的轨迹,无限的延长,永无止境……

读三人行有感 篇2

“不抛弃,不放弃!”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具备的高尚品质。自从我读了《三人行》这篇文章后,深刻的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指导员王吉文不抛弃战友黄元庆,使他重新有了信心,同时也帮助着伤员小周为着目标追赶部队,他们三人不放弃一线希望,努力前进。这看似简单的一个过程,其实在这中间他们三人都付出了多少哇!艰苦的生活,恶劣的环境,痛苦的回首,坚定的信念,执着的付出,顽强的精神难道这都是简单一句话所能概括的吗?我们和他们不是同一个年代,或许永远感受不到那种悲壮而又凄凉的哽咽,三个人没有以泪洗面。在他们的一生中,很少有泪水的冲刷,只有那钢铁一般的意志,在指引着他们前进的道路。单从这三位共产党员的身上就有着这般精神,可见每一位共产党员都是这样:舍己为人,视死如归,为革命而奋斗一生的高尚品格。

我从:“他惊奇地扭着头看去,只见自己正躺在油布上,油布在旁边的水草里,两条糊满泥巴的腿再往前移动,一条腿上正流着血水。”看出了两位战士在被指导员给予他们信心的感动下,也帮助了指导员,并没有顾及自己的伤口,表现了他们团结一心,生死与共的信念与高尚品质。

在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做到团结一心,互相帮助呢!

母亲以前一直教导我:自己的事自己做。我很深地记住了,直到我真的需要朋友帮助时,也没有求助,自己蛮干,错误地理解了母亲的用意。反到来什么也做不好。有时,看见朋友的围巾和衣角夹在了房间铁门缝里,很难拿出来,她正用劲拉着,我看了看只是去叫别人帮她,而恰恰忘了自己也有一份力量的。好多年过去了,惭愧一直伴随着我,那个阴影何时能摆脱呢?

读了《三人行》这篇文章后,我悔悟了许多。团结、互助就是力量。长大以后,我也要学习指导员那种关心他人,爱岗敬业,为着自己的目标与信念而不懈地坚持、努力!

读三人行有感 篇3

《三人行》这个名字,可能大家都听说过,今天,我还真的看到这篇文章。

《三人行》这篇文章,主要叙述了红军在过草地时的一个故事。写了指导员王吉文背着小周在草地上缓缓地行走。他们在一棵已经没有了叶子的小树下,遇见了另一个落队并受了伤的战友黄元庆。王吉文很想帮助他,可是,小周怎么办?正在这时,班长骑着一匹小马,背着一个伤员走来了,并让王吉文把黄元庆也背走。王吉文想到了,背着一个走一段路,再折回去背另一个人,这样几次后,他终于倒下了。醒来后,看见黄元庆和小周正拉着他向前走呢!

在这篇文章里,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吉文这个人。他因背着受了伤的小周走,而落队了。如果他放下小周,就能和大队一起向前走了;如果他不管黄元庆继续向前走,就不会晕倒在地上了。其实我们人生中,也需要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无论自己还是别人都需要。帮助就如无助中的援手,给予别人力量。

在以前,我的体育很差,我也不爱跑步。因为我觉得自己的体力很差,及时妈妈叫我去,我也是慢慢的走。自从读了这篇文章,我才明白到做事是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后来,我经常跑步,不但体质增强了,还爱上了跑步呢!

这仅仅是红军长征中的一个故事而已,红军在二万五千里中,不仅要过草地、爬雪山,还要抵御寒冷、饥饿,更要与敌人作斗争。红军就是坚持着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努力。难道你能说坚持不是一件好事吗?

读了这篇文章,我不但明白了做事要坚持,不对的事不能继续做,还明白到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我们中国的解放不惜牺牲自己,我们要好好地敬仰他们啊!

读三人行有感 篇4

《三人行》 叶开/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开始读《三人行》就像享受一场语言的盛宴,叶开用他幽默、辛辣的笔触端给读者一道道味道各异的小菜,拌着智慧、博学、调侃、嬉笑怒骂以及属于这个时代的俚语趣闻。但是随着叙述的行进,当我们渐渐走进人物和事件的核心时,心底不免会涌现一些沉重、一丝伤感、一声叹息:与其说作者在嘲讽笔下的那些庸俗丑陋的当代知识分子,不如说作者冷静地记录着他们的悲哀,以及这个时代的悲哀。

人到中年的梅子川虽然在批评界小有名气,但因为不善处理人际关系,摸不着其中的“门道”,一直没有升职;而早年离婚的他,在爱情婚姻上也是一个失败者,他迷恋性感的女研究生安可,却总是“狗咬乌龟不知道怎么下牙”,而安可的室友,平凡的周晓萍钟情于他,但他在她身上始终找不到爱情的感觉。当他评职称初审未通过,周晓萍也离他而去之际,却突然出现了转机——升职,周晓萍回到身边——这一切仅仅是由于一场荒唐的误会:别人以为他要自杀。这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结局充满了对人世的嘲弄,也隐隐透着苦涩和悲哀:梅子川就像一把被欲望的铲子翻炒的青菜,在辛辣的锅子里被随意地翻来覆去。他已经丧失了知识分子曾经拥有的人文精神和精英意识,被物质利益、权势等低级欲望所纠缠、所啃噬,在他身上依然残留着些许人文气质,这种气质只不过让他在欲望面前成了束手待毙的俘虏,他想要踏上时代浊流的浪尖,然而处处不得意,只是沦为一个滑稽可笑的小丑而已。

小说的背景是上海一所著名高校,作者也以戏谑的笔调刻画了教师们的种种丑态,不由让人联想起《围城》里的大学教师,但阅读《三人行》,更有一种“破墙而入”的感觉,读者无需站在大学的门槛边,带着无数想象和传说向里面作浪漫的张望,“围城”的墙已经轰然倒下,你可以随意地踏在尘土四扬的废墟上,看看大学里面那些丑陋而滑稽的真相。

这些大学教师,为了职称、金钱互相斗争,不惜使出卑鄙的手段,对女学生,也有着赤裸裸的欲望,知识分子的身份,并不能掩盖他人性中的软弱和卑劣。比如文中有一段梅子川观察蚂蚁的叙述,他捉起蚂蚁,掐掉它们的尾部,再扔进蚁群,扰乱蚂蚁的爬行秩序,这种残忍的游戏,让梅子川“感到一阵阵快意”。可以说,作者不仅要撕去大学这张文雅的面具,也要撕去当下时代的伪装,让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人——清楚地看到了它的病痛和荒唐。

读三人行有感 篇5

《三人行》一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骇、他的爸爸和他的老师。这个小男骇名叫阳阳,他活泼可爱、乖巧,惹人喜爱。他的爸爸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虽然家庭条件不是很富裕,但一家人过得快快乐乐的。阳阳的老师是个很热情的人,她做到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可这也许是老天注定的——阳阳妈妈在澳大利亚留学时突然车祸身亡,一刹那间,阳阳的妈妈再也不能照顾阳阳了,她的生命结束了。在妈妈死后,阳阳的爸爸就挑起了照顾阳阳的重任。爸爸为了不让阳阳那颗幼小而脆弱的心受到伤害,用一个美丽的谎言把阳阳的内心抚平了。可瞒得了一时,瞒不过一世啊,就在阳阳十岁生日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妈妈一直不回家的秘密,又得知与自己相依为命的爸爸早已身患绝症!这残酷的现实并没有把阳阳压倒反而到使他更加坚强。阳阳在班主任于乐老师的热心帮助下,自己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照顾父亲的重担,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呵护这个原本美好的家庭…… 这一幕幕感人的镜头,怎能不使我们感动,看看阳阳,他在家庭最困难的时候,帮助家庭分忧解难,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再看看我们自己,连手指头破了都要大哭一场,是不是落后了!阳阳爸爸不愧是个好爸爸,他以宽厚、严厉、纯朴、正直的爱去教导阳阳,激励阳阳,告诉他怎样做人,怎样自理。这对父子间浓浓的亲情,你能体会到吗?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展现出了父爱的伟大,同时电影还告诉我,男孩要尽早自立、自强,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的男子汉。

亲情,什么是亲情,到底什么是亲情?亲情就是爱!而当今社会,百分之六十的人都在追求庸俗的社会潮流,而我们原本拥有纯朴的爱都哪里去了,在社会中正直、纯正的人又有多少?虚情假意到处都是,正是因为这样的虚情假意和人们的侥幸心理,才造成当今社会的现象。电影总归是电影,但它寄托着人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如果社会上的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一片净土,爱心的种子就会拨撒到每个人的心里,那么,爱的果实也将硕果累累。

读三人行有感 篇6

这句话几乎家喻户晓,出自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论语》,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为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说的是几个朋友在一起相处,每个人身上都有我们学习的地方,不能凭借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价人品的好坏,就算一个人脑子再笨,那他身上肯定也会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就那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来说吧!我由于不小心把王俊辉的鼻子撞出血了,于是班主任刘老师把我妈妈和王俊辉奶奶都请到了学校。王俊辉见他奶奶来了,赶紧对她奶奶说:“奶奶,您不要着急,您先坐下来。”他奶奶走的时候,王俊辉又说:“奶奶,下楼梯您要慢慢走,不要摔着。”我看到了这一幕,心理很是佩服,王俊辉的一举一动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觉得王俊辉在礼仪方面做得比我好。在学习上,王俊辉上课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写,如果写的话也是糊,成绩也不好,每次考试总是排在全班的倒数,和我的成绩根本就不能比,但是我今天却发现了王俊辉还有懂礼貌这个优点呢!所以王俊辉这方面还是值得我学习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七个字教会了我看人不能往他的短处上看,要多看看他的长处,并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人无完人,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不断进步,更上一层楼,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座右铭。

这就是我对“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的理解。

读三人行有感 篇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的这句话受到许多人的赞赏。他如此博学,还能虚心向别人学习,精神十分可贵。但更为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还要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对于提高我们边检人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都是有益的。

当今社会,很多人总是目空一切,自高自大,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结果只能导致自己没有任何发展。因此,我们要坚决杜绝这种行为。其实,没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所以,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可能在某一方面是权威的、是专家,但是在另一方面很可能知之甚少,这就需要我们想别人学习、不耻下问。同样,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同,有时候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只有我们放开心胸,广泛的接纳世间万事万物,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检讨自己的缺点与不足,那么世间万物都可以是我们的老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加强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在我看来,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同时,这句话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加强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们要学习其善、诫之其恶、与人为善,多向同事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为旅客服好务,为国家守好门。

读三人行有感 篇8

今天,我坐在书桌旁,望着几只鸽子在空中结伴而飞,随手翻起了小学语文第10册第25课《三人行》读起来。

“一定要走到前面那棵小树再休息!”这是怎么回事?我一口气读完第一段,顿时眼前浮现出指导员王吉文高大的背影,浮现出通讯员小周不断地给王吉文“增加营养”等场面。这一段叙述多美呀,字里行间流露出王吉文和小周的相互关怀。可我经常和妹妹吵嘴,甚至动起手来。妹妹对我说话,我不理她,来个老和尚念经—闭眼。而王吉文和小周呢,他俩非亲非故,却亲如兄弟,一片树叶都要分着吃,我要向他们学习。

接着我又读了第二段,这段主要讲王吉文和小周在路上又遇到伤员黄元庆。

读到三人同行的时候,我的眼睛好像出了什么毛病,泪珠在眼眶里打转转,这段实在太动人了。师长命令王吉文一人背两人行走,王吉文毅然接受了任务,他先背一个走一段路,再放下背另一个,就这样王吉文支持了八趟十趟。这时我再也看不清书中的文字了,我从内心钦佩王吉文的毅力,若是轮到我,说不定我把伤员放在哪儿呢?

最后,又写了王吉文昏倒了,小周、黄元庆甸v着拖着王吉文一起前进,看了这些,我眼前又仿佛出现了小周那溃烂的双脚,黄元庆那正流着血的伤口。

啊,他们三个人就是这样艰难地走出草地,表达了长征中红军战士互相关怀亲如一家的思想感情。

读完这篇课文,我又望着空中那几只鸽子。它们靠得是那么紧,是那么亲密……

读三人行有感 篇9

读文: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

三人行,没有我师

佚名

毫无疑问,世上第一个老师是无师自通的。

那是大师。

大师当然不能随随便便地泯然于众人之间,大师在历史中,不在大街上。

如果同行的三人中,肯定有一个能够做你的老师,那么老师就遍地皆是了。

讲台上的老师已经足够多了。

不一定总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最低的位置,不一定总要把自己的大脑变成一个容器。

盲目吸收是危险的。

这不是说学习不重要,而是很重要。正因为很重要,我们才应该学会慎重地选择。

该接近的接近,该远离的远离。

该容纳的容纳,该屏弃的屏弃。

该尊重的尊重,该蔑视的蔑视。

三人行,没有我师——把这句话当成钙,坚固你的傲骨。如果必须有一个人是老师,那么就让他们三位向你学习吧。

读三人行有感 篇10

这篇文章短小精干。在作者本人眼中,写出这样的文章可能很平常。而在读者眼中,这可是一篇让人恍然大悟、神清气爽、筋舒骨畅的好文章啊!(笑)

满是赞同。虽然我们表面上要谦虚。

希望与信心,加快了我们前进的脚步。而信心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世上只有两种人:

很简单,就是自信的人与自卑的人。

第一种,自卑的人。如果你就是,那我很庆幸。因为你的发展空间比任何人的都要宽广。我要在你逐渐强大之前提醒你,要不断的见贤思齐、取长补短。学习是神圣的,所以我们更应该慎重的对待它。你要尝试在强大自己的同时,给予自己信心,直到变为“第二种人”。

第二种,自信的人。如果你足够自信于自己的能力,那就不该退缩。艺高人胆大。勇敢的去面对风雨,面对挑战吧!这就够了。不要理会别人的看法,因为最了解自己的人还是自己,我相信此时的你已深深的相信自己。即使你是对能力以外的东西自信,也不要害怕,至少你拥有自信,这一成功重要的特质。也一同勇敢的面对风浪吧,做一只海燕,你会在风浪中得到历练,吸取经验,充实大脑。相信你就是老师。当然,山外有山,走出这“三人”,世界那么大,还是有很多人可以做你的老师的。学习,向前!向前,向前,继续向前,还要向前!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乘胜追击,不断超前。

总有一天,你会自豪于你的能力与当初的这个决定。

如果你发现你不是这其中的任何一类人,那么你就是心平气和,修身养性的大师或山林隐者了。(再笑)

读三人行有感 篇11

我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觉得不是很有道理;凡是三人中,真有能做我的老师的?我有些不服;遇到高人能当我的老师,但这样的机会不是每次呀,我经常与同伴、同事一起,他们不见得比我强呀,咋能都当我的老师?所以,我觉得这句话不准确。

经历数十年,我逐渐懂得这句话的精妙;我举个列子:当年年轻力壮,论挑担,论肩背,论手力,在小队数十个劳力中,还真名列前茅,有一次午间休息时,来一个小孩子,与大家较量手力气,两人腿挨腿,手握手,拉也行,推也行,脚移动就输,结果几十人都输给这个小孩子,我不信,我觉得这毛孩子,那是我对手?我比他高一个头,体重起码多他五十斤,我只要稍一用力,就能把他拉过来,我与他比试,我用力一拉,结果他顺势送过来,他上身动,脚却没动,而我失衡啦,脚动啦,我要求再来一次;我用力推过去,结果他顺势拉我一把,他还是上身动,脚也是没动,我又失衡,脚又动啦,就这样连续好几次,都是我输,败在这样的毛孩子手下,心啊真不服,但又不得不服。要说论做事情、论挑担、论驮木头,他是我对手吗?可这项比手力,他还真能当我师傅!

有一次去砍柴,山上光秃秃的,真的没柴砍,身边有几棵松树上有好多干的枝干,极好的柴火,可松树有十几米高,我爬不上,够不着,正在无奈之际,我同队的老拐来了,他的一只脚走路不方便,很差的劳力,他把我的柴刀拿去,一手一把,轮流扎在松树上,人就上去了,不一会儿,砍下一大堆很好的松枝,我们两人都挑不了,我就没看出来,老拐这样的劳力居然比我强!要说做其他事,我绝对比他好,可这爬树,我还真不是他的对手。从这两件小事中,我悟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

不管谁,不论你多能干,只能说明你在这个方面有特长,不能代表你所有方面都厉害,总有你不如别人的方面,所以,人家当你的老师也就理所当然!举个列子,制造卫星、发射火箭的专家,厉害吧?聪明吧?如果去搞杂交水稻,也许就得拜一般农技员为师,篮球运动员打篮球精彩,去体操比赛也许就不见得好!,举重运动员力气无敌,去游泳行吗?这就说明世间的人,各有各的一技之长。

人们生活在现实中,每天面对各种人,当你看到有人在你面前吹嘘时,你心里感觉怎样?你会觉得这人没涵养,一定鄙视,讨厌,或者觉恶心是吧?但是自己某项事情比别人优势时,是否也会流露出自豪,沾沾自喜的感觉?这就是不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结果。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仅告诉你,三人中就有当你老师的人在,何况世间的人有千千万,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告诉你要面对现实,外面高人多,各人都有一技之长,告诉你要谦虚谨慎,知道自己有很多事不懂,必须尊重他人,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做一个知识面宽,真正有涵养,有道德的人。

时至今日,我懂啦,孔圣人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寥寥几个字,确是含盖着许多哲理!无限精湛!